你眼中的当代中国是什么样的?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全面取得脱贫攻坚胜利的伟大时刻抑或是亚运圣火在美丽杭州点燃的璀璨华章?理解当代中国,传递中国之声。近期,我院21级高畅学姐在 “2023年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演讲赛道中斩获国家级银奖。我们此次有幸采访到了高畅学姐,来一起来听听她传递中国之声的青春故事
问答环节
恭喜学姐斩获国奖!可以分享一下你获得国奖的最大感受么?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首先是前所未有的激动与喜悦。外研社国才杯的演讲比赛是一个难度高、竞争激烈的竞赛。能作为全校非英专的唯一人选,一步步从校赛、省赛走到国赛的第二阶段,是对我努力和热情的肯定。同时,我也对我的指导老师们十分感激。是老师不断鼓励我前进、鞭策我练习,才让我调整好心态并取得进步。这对我意味着不断走出舒适圈,面对自己的恐惧,实现自我突破。
很多同学在进入大学后常常会感到迷茫,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学姐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或者遇到过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又是怎么克服的?
当然有。进入大学后,我曾意识到自己对未来没有清晰的目标和规划,在能力、经历上也有许多空缺亟待填补,感到迷茫焦虑却不知所措。也遇到过方案被否定、专业能力不足、心态崩溃等困难。我克服的方法就是:调整心态、制定计划、作出行动。焦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也无法让人进步。只有调整心态,想着“正因为不足,才有进步空间”、“这是突破自我的机会”,才能积极地战胜困难;另外,要有清晰的规划,将大目标拆解为平日里细小的量化指标,对时间、进度有明确的把控;最后,不能停留在远大理想,而是要做到脚踏实地,行动起来。一项项任务的完成能让我得到锻炼,获得极大的满足感,缓解焦虑迷茫的情绪。
大多数同学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仍是"哑巴英语",如何加强自己的口语能力?
其实很简单,就是鼓起勇气开口说、不断练习,输入和输出。比如,初高中缺乏口语锻炼机会,我就给自己创造口语环境:日常和朋友们用英语沟通,用英语自言自语,甚至把Siri设置成英文和它聊天。在大学,抓住上课的表现机会,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和老师互动。特别是我加入大英队之后,有大量的演讲练习机会。对一些话题有了日常积累和思考后,在即兴演讲和Q&A环节,就很好地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一开始我也十分卡壳不自然,但经过大量的锻炼,我已经能从容自信地表达了。
因此,大家不要因为害怕说错就一直不开口。其实英语和母语一样,都是有了输入之后不断输出、改正错误,才能做到流利沟通的。
怎么锻炼在外语演讲中的思辨思维与演讲技巧?如何做到不怯场有条不紊且清晰地表达自己观点?
培养思维,要增加日常积累,积极思考。比如,平常我会关注外语公众号的文章,阅读老师提供的外刊资料等等。在了解新闻时事的同时辩证地思考,关注不同群体的不同声音,发散自己的思维。我也会写英文日记,记录平常发生的小事,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许多时候,演讲中的例子和故事都来自于日常积累和心得体会。积累和思考能够锻炼思辨思维,有效输出。
锻炼技巧,要多模仿、多练习。没有人生来就是自信从容的演讲者。我通过向大英队优秀的学长学姐学习,观看名人、主持人演讲视频等,模仿他们的语气、手势,逐渐把握了演讲的状态。接着是通过练习不断向他们靠近:录视频复盘,在公众前演讲,向老师寻求意见等,我才从一个木讷的机器锻炼成一个从容的沟通者。
对之后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划?学姐平时有没有情绪的内耗呢?如果遇到情绪内耗又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或者建议吗?
我正在规划法国高商升学,计划将商科、英语和法语结合起来,目标进入外企工作。
我平常偶尔有情绪内耗。我容易受身边的人影响,时常因为优秀的同伴深感自己的不足而谴责自己。面对空闲、压力小的同伴,又难免抱怨自己平常任务繁多,不能肆意休息。
我的建议是专注自己、屏蔽他人。精神内耗常常是因为外界导致的自我怀疑和无意义感,如果专注自己的脚步、把握自己的节奏,就能大大缓解这种消极情绪。比如我在内耗时,就会提醒自己: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我不应自责或嫉妒,而应从他们身上看到努力的方向和不当的抉择,由此更专注自己。
学姐在学习之余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吗?如果有,又是如何平衡学习与爱好的呢?
我平常喜欢听歌看剧、徒步、拍视频等等,当然最喜欢的还是外语学习。对我来说爱好和学习并不冲突,这些爱好都穿插在学习之外的空闲时间或休息日里,甚至许多爱好就是学习本身。比如我听歌看剧基本都是外语,既是休闲娱乐,也是语言听力学习;平常拍视频剪视频,既是记录生活,也是学习摄影剪辑技巧;慢跑和徒步既锻炼了身体放松了心情,也是了解身体健康和大自然。与其说是平衡学习和爱好,不如说是融合学习和爱好。
吾辈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让我们一起向高畅学姐学习,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做中国之声的积极传播者,增强自身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